10月22日是世界口吃日,為了提高大眾對口吃和口吃者、言語障礙群體有科學的認識,加強對口吃和言語障礙常規(guī)干預方式的了解,當日上午,濟寧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康復醫(yī)學科開展以“口吃現象、成因和治療”以及言語障礙的義診活動。
活動現場,康復醫(yī)學科副主任胡桂芳、袁嫣然和副主任醫(yī)師趙兵等組成義診團隊,為口吃以及言語障礙的患者提供專業(yè)的評估與治療。
科普
口吃俗稱"結巴",是一種語言流暢性和節(jié)奏方面的障礙,是語言障礙的一種,也是大家容易忽視的言語障礙??诔缘闹饕R床特征為語音重復、延長、起音困難和停頓等狀況。
口吃的成因很復雜,盡管一個世紀的口吃研究衍生出了許多理論,但有一個共識:口吃并不簡單,這不是一個心理問題(盡管它可能引起情緒困擾)。口吃不僅是生理上的問題,而且口吃存在于家族中(很可能是遺傳因素),并且與神經系統差異(結構性和功能性)相關。
孩子的口吃行為≠口吃失調。有口吃行為但沒有被口吃問題困擾的學齡兒童將會更有勇氣自由地去交流,不會因為口吃而不做任何想做的事情。在促進孩子說話流利度的同時,父母需要接受孩子的說話能力,關注于他們的說話信息而不是說話方式,鼓勵他們以開放的態(tài)度對待口吃,并給他們足夠的耐心和時間用于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