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生后會按國家接種計劃進行破傷風疫苗注射,遇到開放性傷口大家也會想到要打“破傷風”,也就是破傷風抗毒素。既然每次出現(xiàn)傷口都要打一針“破傷風”,那寶寶為什么還要打疫苗呢?帶著這些疑惑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我們看看最新版的《外傷后破傷風疫苗和被動免疫制劑使用指南》是怎么說的。
從未接受過TTCV(破傷風主動免疫制劑)免疫的患者應連續(xù)接種3劑才能獲得足夠高且持久的抗體水平,全程免疫后的保護作用可達5-10年。
下面是現(xiàn)在執(zhí)行的兒童破傷風免疫程序(我們只要按接種證上指示給孩子接種就不會錯的):
全程接種5-10年之內受傷的患者到底該怎么處理呢?超過10年或者沒有全程接種過的患者又該怎么處理呢?
下面是基本原則:
(1)全程免疫且最后一次注射后的5年內。所有類型傷口,均不推薦使用TTCV、HTIG、F(ab')2或TAT。
(2)全程免疫最后一次注射后≥5年但不足10年。清潔傷口不推薦使用TTCV、HTIG、F(ab')2或TAT。不潔傷口和污染傷口應加強接種1劑TTCV,不推薦使用HTIG、F(ab')2或TAT。
(3)全程免疫最后一次注射已≥10年。部分患者體內抗體水平降至保護水平以下,所有類型傷口均應接種1劑 TTCV,以快速提高體內抗體水平,不推薦使用 HTIG、F(ab')2 或 TAT。
(4)免疫接種史不詳或不足3次接種。清潔傷口僅需全程接種TTCV;不潔傷口和污染傷口在全程接種TTCV的同時應注射 HTIG、F(ab')2或TAT。
所以說,出現(xiàn)傷口,不一定需要打“破傷風”,但對于有些患者來說,僅僅只打“破傷風”是不夠的!
上面所說的HTIG、F(ab')2和TAT,到底是什么?應該怎樣選擇呢?
它們都是破傷風被動免疫制劑。分別是破傷風抗毒素(TAT)、馬破傷風免疫球蛋白[F(ab')2,F(xiàn)(ab')2]和破傷風人免疫球蛋白(HTIG)。其中F(ab')2是在原有使用馬血清生產(chǎn)TAT工藝的基礎上提高有效成分抗體片段F(ab')2的相對含量,安全性較TAT得到較大提高。
既往未全程免疫的患者和接種史不明確的患者,如果出現(xiàn)不潔傷口或污染傷口,應肌注HTIG。HTIG難以獲得時,應當優(yōu)先選擇F(ab')2,其次選擇TAT。
還有最后一個疑問,我們成人注射破傷風疫苗也和兒童一樣嗎?下面這個表格可以告訴我們。
圖片
相信大家對破傷風免疫已經(jīng)有了全面的認識,破傷風免疫可不是“打一針”那么簡單呦!